6月28日,美、日、澳、菲四国防长联合发表声明,对中国在南海开展的正当维权行动表示“关切”,并强烈要求中方不得对菲律宾采取任何反制措施。
话音刚落,美国“尼米兹”号航母战斗群迅速穿过巴士海峡,进入南海海域,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军舰。与此同时,菲律宾也趁机派出了刚刚服役的“米格尔·马尔瓦尔”号导弹护卫舰,在黄岩岛附近展开挑衅行动。
中国在72小时内迅速反击:对菲律宾的反华政客实施制裁,同时划定南沙群岛实弹演练区,强硬回应有效揭露了某些国家“死鸭子嘴硬”的虚伪态度。面对四国联合干预,中国的果断反制展示了坚定的立场。
四国联合声明深藏险恶
6月28日,美日澳菲四国防长发表的联合声明,表面上看似呼吁“和平解决争端”,实则意图限制中国的应对空间,明确表示中国不得对菲律宾的挑衅采取反制行动。
这种“你可以挑衅,我却不能反击”的双重标准逻辑,堪称国际关系中的赤裸裸强盗逻辑。声明发表地选在夏威夷,凸显美国的主导地位。内容更直接宣称支持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的“权利”,公然否认中国对黄岩岛等岛礁的主权。
展开剩余83%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甚至放话:“东海和南海的安全不可分割”,明显为美日军队介入南海事务寻找正当理由。
四国合谋打造“单一战区”
这四国合作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军事布局。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已证实,美、日、澳、菲正在联合打造“单一战区”机制,计划将东海与南海整合为统一的作战区域。
预计今年12月,四国将设立一个协调中心,实现情报共享、火力协同与部署联动,达到实时作战的高效配合。
这套“亚洲小北约”雏形,明显针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,意图遏制中国在区域的影响力。
中国精准强力反击
7月1日,中国外交部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:禁止其入境中国、冻结其在华资产、切断商业联系。托伦蒂诺是菲《海洋区域法》的主要起草者,该法案意图巩固非法仲裁裁决,多次煽动菲律宾渔民对抗中国海警。
这次制裁时机精准,托伦蒂诺刚在5月中旬选举中失去议席,中方行动既惩戒了反华分子,又避免激化与菲律宾现政府的紧张关系。更重要的是,此举向菲律宾政坛三大家族——马科斯、杜特尔特、阿基诺——传递了明确警告:反华挑衅行为必将付出代价。
军事反制同样力度十足。美军航母进入南海当日,中国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,宣布7月3日至9日在南沙群岛划定军事禁区,进行实弹演习。这种强硬的“以拳还拳”回应,使四国声明显得苍白无力。
美国航母尴尬处境
“尼米兹”号航母进入南海后表现出极大顾忌,卫星轨迹显示它始终保持距离中国岛礁120海里以上,刻意避免靠近。
这一退缩策略与5月“华盛顿”号航母被中国双航母编队包围后狼狈撤退的情形如出一辙——当时美军航母仅撑了10天就仓皇回港。
护航阵容更显实力不足。核动力航母仅有两艘伯克级驱逐舰陪伴,日本“出云”号直升机航母则远在200海里之外观望,澳大利亚护卫舰甚至干脆停泊在达尔文港未参与行动。
面对由中国055型驱逐舰领衔的强大护航编队,这样的阵容形同虚设,胜负早已显而易见。
美军此次行动暴露出明显矛盾:口口声声维护“航行自由”,却对中国划设的实弹演训区敬而远之。盟友们对其“色厉内荏”早有察觉。
菲律宾困境与中国实力悬殊
菲律宾“米格尔·马尔瓦尔”号护卫舰作为四国冲突的先锋,7月1日进入黄岩岛附近挑衅,却始终畏缩在美军航母50海里之外,主炮防尘罩都未拆除,暴露出胆怯无力。
菲律宾政府支持率已跌至25%,急需借外交冲突转移国内矛盾。但菲军力与中国差距巨大,海军总吨位仅5.1万吨,主力舰艇还是美方淘汰的二手巡逻艇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两国经济关系紧密,2025年上半年中菲贸易额逆势增长12%,中国对菲律宾投资存量超过200亿美元。菲律宾一边靠中国的钱,一边配合美国挑衅,左右逢源的局面日渐难维持。
中国构建“区域拒止”体系
美军航母在南海畏缩不前,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建立的多层次“区域拒止”体系。
最前沿是航母战斗群的强势存在,山东舰搭载的歼-15战机作战半径覆盖整个南海,配合空警-600预警机实现全天候监控。
中间层是岛礁的防御网络,南沙主要岛礁部署了红旗-9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,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网。美国智库评估,这些阵地能在72小时内完成弹药补给和轮换,保持持续战斗能力。
最内层则是火箭军远程威慑,东风-21D和东风-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关岛,末端速度超过10马赫。5月对峙时,火箭军进入“随时战斗”状态,正是此威慑力迫使美军航母撤退。
四国集团名存实亡,东盟多国态度冷淡
四国集团虽声势浩大,实则实力有限。4月美菲“肩并肩”军演,东盟国家集体缺席,连越南也明确保持距离。
6月东盟外长会议上,各国一致呼吁“避免域外干预”,变相拒绝了美日澳的拉拢。
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,RCEP自由贸易区高效运作,中老铁路令内陆老挝成为区域陆路枢纽。
在美国鼓吹脱钩背景下,东盟对华贸易额逆势增长27%,用实际经济利益作出了明确选择。
中方坚持和平对话
中方始终倡导开放和对话。2025年1月16日,中菲在厦门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,双方同意加强海洋事务沟通。
这一务实、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,与四国集团煽动对抗形成鲜明对比。
四国防长声明尚未过多久,中国已对菲律宾反华政客实施制裁;美军航母刚入南海,中国即刻公布实弹演训区坐标。
这一系列“以斗争促和平”的举措,彰显了中国坚决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。
面对中国的坚定,任何国家都应明白,在南海问题上搞双重标准、拉帮结派的做法是徒劳无功的。毕竟,上一次中美航母对峙,美军只撑了10天就被迫撤退。
实力,永远比空洞声明更具说服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华证券-配资股票推荐-郑州配资网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