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八段锦时,你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:像「两手托天理三焦」「两手攀足固肾腰」等上下方向的动作,通常重复6次;而「左右开弓似射雕」「五劳七伤往后瞧」等左右对称动作,却各做3次。这看似简单的数字,其实藏着古人的养生智慧——从中医阴阳到经络运化,从天人合一道理到现代运动科学,处处体现着八段锦的精妙设计。
一、6与3:阴阳数理的「身体密码」
中国传统文化中,数字从来不是随意设定。
• 6属阴,对应「地」与「沉降」:
上下动作多与「调三焦、通六腑」相关(如托天、攀足),6次暗合中医「六腑(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)」之数,通过上下拉伸,引导气血沉降归位,符合《黄帝内经》「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」的阴阳交感原理。
• 3属阳,对应「天」与「升发」:
左右动作多与「开经络、调肝胆」相关(如开弓、往后瞧),3次呼应「三焦(上焦心肺、中焦脾胃、下焦肝肾)」及「三才(天、地、人)」,通过左右舒展,激发阳气升发,符合「少阳、阳明、太阳」三阳经的运化规律。
举个例子
「左右开弓似射雕」左右各3次,共6次,暗合「肝主筋、肺主气」的阴阳平衡——左属肝(木)、右属肺(金),3次开弓如「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」,形成气血循环的小周天。
二、上下6次:打通「垂直中轴线」的「六腑通道」
八段锦的上下动作,本质是在激活人体「前正中线(任脉)」与「后正中线(督脉)」,6次重复藏着3个关键作用:
1. 逐节梳理脊柱(6次对应胸椎6节?非也!)
更重要的是「6次对应气血循环周期」:
• 每次托天/攀足,脊柱从颈椎到尾椎逐节拉伸→挤压→放松,6次刚好让脊髓液完成一次深度循环(类似「给脊柱做6次液压按摩」);
• 现代研究发现,重复6次中等强度拉伸,可使椎间盘营养渗透效率提升40%,这正是「两手攀足固肾腰」的科学依据。
2. 调和六腑气机
以「调理脾胃须单举」为例,上下6次:
• 上举时胃经、脾经被拉伸(对应中焦脾胃);
• 下落时胆经、肝经被激活(对应下焦肝肾);
6次循环,恰似给六腑「做早操」,符合中医「六腑以通为用」的原则。
三、左右3次:启动「横向阴阳轴」的「肝胆开关」
左右动作的3次设计,暗藏「少阳经」的运化密码:
1. 3次激活「三焦通道」
以「左右开弓」为例:
• 第1次开弓:打通手少阳三焦经(手臂外侧中线),缓解肩颈僵硬;
• 第2次开弓:激活足少阳胆经(大腿外侧),改善胆汁分泌;
• 第3次开弓:贯通少阳经气,让「三焦决渎(调节水液)」功能达到峰值。
3次刚好完成「启动→强化→稳固」的阳气升发过程,避免过度消耗(超过3次易致肝火上亢)。
2. 平衡左右脑半球
现代神经学发现,左右对称动作可促进胼胝体神经连接:
• 左脑主逻辑(对应右侧动作),右脑主直觉(对应左侧动作);
• 各3次的平衡设计,恰似给大脑「做对称操」,这也是练完八段锦后「思路更清晰」的原因之一。
四、从「数字」到「体感」:练对次数才有效
1. 上下6次≠机械重复!
关键在「每一次的质量」:
• 托天时,第1 - 2次唤醒身体;
• 第3 - 4次进入深层拉伸(能听到脊柱「咔咔」复位声);
• 第5 - 6次引导气血归元(做完后感觉「头顶有气往下沉」)。
2. 左右3次≠随便做做!
重点在「眼神与动作的配合」(以「往后瞧」为例):
• 第1次:初醒——转头时眼神慢半拍,激活颈椎浅层肌肉;
• 第2次:贯通——眼神与转头同步,刺激视神经与胆经联动;
• 第3次:收势——转头后停顿1秒(看「后肩井穴」),让少阳经气完全贯通。
五、古人的「数字哲学」:不止于养生,更在修心
八段锦的动作次数,还暗合「周易数理」与「儒家中庸」:
• 6(阴数)与3(阳数)相加为9,对应「九九归一」,暗示功法从「分动」到「整合」的修行过程;
• 不设4次、5次等中间数,体现「过犹不及」——6次够而不盈,3次刚而不亢,完美契合「中庸之道」。
联华证券-配资股票推荐-郑州配资网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