叙利亚的血泪教训:稳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盲目推翻只会带来更深的灾难!
历经战火的叙利亚民众如今在废墟中哭泣,曾经的希望变成了更深的绝望。
“阿萨德,你快回来吧,这次我们真的知道错了! ”一位年近百岁的叙利亚老人跪在街头,面对镜头痛哭流涕。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3月的叙利亚街头,距离巴沙尔·阿萨德政权倒台仅仅过去三个多月。
曾经欢呼阿萨德下台的叙利亚民众,如今在新政权“沙姆解放组织”(HTS)的统治下,连基本的面包供应都难以保障,安全局势更是急转直下。
叙利亚的悲剧告诉我们:一个国家最大的不幸,不是体制不完美,而是秩序彻底崩溃。
01 政权更迭,叙利亚民众从希望坠入绝望
2024年12月,叙利亚局势发生惊天逆转。 以沙姆解放组织为首的反对派联盟连续攻城略地,推翻了统治叙利亚近五十年的阿萨德政权。 前总统巴沙尔·阿萨德被迫流亡俄罗斯,叙利亚政坛一夜变天。
最初,部分叙利亚民众走上街头欢呼雀跃,高呼“自由”。 他们天真地认为,只要赶走阿萨德,就能过上幸福生活。
然而,希望很快变成了深深的失望。 新领导人朱拉尼掌权后,那些曾经抱怨“只能吃大饼”的民众,现在连大饼都难以获得。
叙利亚国内物价飞涨,资源严重短缺,安全局势急剧恶化。 到处都是枪声和哭喊声,老百姓连晚上睡个安稳觉都成了奢侈。 一位叙利亚民众痛苦地表示:“我们曾经以为阿萨德下台后生活会更好,没想到迎接我们的是一场灾难。 ”
新政权虽然名义上控制了首都大马士革,但对全国的实际掌控力十分薄弱。 土耳其支持的“国民军”、本土的库尔德武装、德鲁兹派势力等各自为政,效忠阿萨德家族的阿拉维派则与新政府势同水火。
02 教派冲突爆发,沿海省份成为“绞肉机”5年3月,叙利亚西部沿海的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两省爆发激烈冲突,效忠前总统阿萨德的阿拉维派武装与过渡政府“沙姆解放组织”展开激烈交火。
这场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3月6日,叙内政部安全人员在拉塔基亚省遭到忠于前政权的武装人员袭击,导致多名安全人员伤亡。 随后,过渡政府调集大批武装力量前往拉塔基亚省,与当地武装展开激战。
冲突的后果极为残酷。 据“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”监测,截至3月9日,冲突已造成一千多人死亡。 其中包括231名内政部、国防部及其辅助武装人员,250名前政权武装人员及其拥护者,另有830名平民“在清算行动中丧生”。
当地居民描述了抢劫和大规模杀戮的恐怖场景,包括儿童在内的很多人被残忍杀害。 在沿海城市巴尼亚斯的一个以阿拉维派为主的社区,居民们说街道上散落着尸体,堆积如山,血迹斑斑。 不同年龄的男性在那里被枪杀。
HTS武装进入阿拉维村庄后,甚至逼迫村民匍匐在地爬行学狗叫,极尽羞辱。大量阿拉维派平民被集体处决,包括男人、老人、妇女和孩子,到处都是尸体,血流成河。
03 新政权暴力清算,宗派仇恨愈演愈烈
随着冲突升级,新政权开始了对前政权支持者的系统性清算。 2025年8月,叙利亚新政府启动对前总统巴沙尔·阿萨德的全球追捕,国内法庭同时审判多名前高官。
叙利亚国家过渡司法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巴西特·拉蒂夫公开表示,已建立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渠道,重点追捕巴沙尔及其兄弟马赫·阿萨德。
与此同时,在大马士革的法庭内,昔日权倾一时的前政权高官正陆续站上被告席。
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沙尔表弟阿特夫·纳吉布的审判。 作为德拉省政治安全处原负责人,他被指控在2011年“阿拉伯之春”初期下令逮捕并折磨在墙上涂写反政府标语的儿童。 这一事件被广泛认为是引爆叙利亚内战的导火索。
然而,新政府的清算行动远远超出了法律追责的范畴,演变为针对阿拉维派平民的系统性报复。 朱拉尼以“清剿阿萨德余孽”为名,从伊德利卜调集武装分子,对阿拉维派聚居区发动惨绝人寰的清洗行动。
武装分子将重机枪焊在购物车上,横冲直撞,强迫平民爬行学狗叫,48小时内,上千无辜平民倒在血泊之中。
04 大国博弈加剧,叙利亚成地缘政治角力场
叙利亚冲突背后,是复杂的大国博弈。俄罗斯空袭HTS据点,支持阿萨德旧部“海岸盾牌旅”割据沿海,以保住塔尔图斯海军基地。
土耳其则以“反恐”名义派兵进入伊德利卜省,压制库尔德武装并扩大势力范围。 以色列则支持南部德鲁兹武装建立“非军事区”,削弱HTS控制力。
2025年7月,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爆发激烈冲突。朱拉尼以“恢复秩序”为名,指示HTS武装从北方调兵南下支援贝都因部落,导致苏韦达省境内的大规模暴行。
HTS部队攻击了包括苏韦达国家医院在内的多个地方,对德鲁兹平民实施有计划的暴力清洗。医院内的录像显示,尸体堆积在走廊和庭院中,许多死者头部中弹、双手被反绑,显然是遭受了行刑式的处决。
这一暴行引发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应。 7月16日,以色列空军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多个重要目标进行了轰炸,打击了叙利亚军队总参谋部和总统府等设施。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强调,德鲁兹人是以色列的“血盟兄弟”,以色列绝不允许其在叙利亚境内遭遇迫害。
美国的身影也在叙利亚冲突中若隐若现。 美国通过与朱拉尼政府达成协议,获得了叙利亚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权,并将从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收益,包括稀土资源开发和大马士革港口的运营权。
05 历史教训,五十年家族统治的终结与反思
叙利亚的悲剧,本质上是一场国家重构的艰难尝试。 巴沙尔家族通过复兴社会党建立的威权体制,将国家资源高度集中于阿拉维派少数群体,导致社会严重分化。
巴沙尔与其父哈菲兹·阿萨德连续统治叙利亚50年,新政府主体恰由当年被迫害群体组成。司法部审判席上的面孔,几乎都曾在旧政权镇压机器中担任关键齿轮。
然而,新政权并未带来预期的和解与重建。 目前,叙利亚新政府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在族群和解与经济重建上仍举步维艰。
与库尔德武装的协议落实缓慢,南部德鲁兹派的自治诉求尚未得到妥善解决。 经济领域,尽管土耳其商品大量涌入缓解了部分物资短缺,但电力供应从战前的每日12小时降至3-4小时,民众生活条件持续恶化。
朱拉尼政府为稳固政权,不得不依赖外部支持。 2025年7月,叙利亚与以色列的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。 两国官员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秘密会晤,讨论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缓冲区的可能性。
朱拉尼甚至被爆出与以色列国安顾问哈内格比进行秘密会晤,提出让以色列归还三分之一的戈兰高地,再将另外三分之一的领土租借给叙利亚25年的计划。
06 叙利亚教训,对中国的重要启示
叙利亚的惨痛经历给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。 一个国家最大的危险不是制度不完善,而是秩序彻底崩溃。 叙利亚民众对阿萨德政权的怨恨积累了十几年,但推翻旧秩序后,情况反而更加糟糕。
这告诉我们,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。 没有稳定,一切繁荣都是空中楼阁。
中国在党的领导下,保持了长期社会稳定,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。 正如文献所指出的,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”。
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柱。 在这一过程中,中国坚持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,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,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强度、韧性与安全水平。 这些措施确保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叙利亚的悲剧还提醒我们,外部势力干预往往加剧地区动荡。 在叙利亚冲突中,多方外部势力介入,使局势更加复杂。 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,主张各国的事情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,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,继续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稳步前进。 正如文献所强调的,“依靠科技创新、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等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,是拉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”。
叙利亚沿海城市巴尼亚斯的街道上,尸体堆积如山,血迹斑斑。 一位当地居民描述道:“不同年龄的男性在那里被枪杀,包括儿童在内的很多人被杀。 ” 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,与之前一些人想象的“民主之后的美好生活”形成残酷对比。
朱拉尼政府一边审判前政权官员,一边纵容对阿拉维派平民的暴力清算,这种双重标准让叙利亚的未来蒙上更深阴影。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025年8月表示,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支持并不依赖于政治局势或政权更替,而是取决于俄叙之间“在不同条件下达成的协议和合同”。 这一表态实际上宣告了阿萨德重返权力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。
秩序一旦崩塌,重建远比想象中艰难。 对于每个国家而言,维护社会稳定和持续改进才是真正的幸福之路。
联华证券-配资股票推荐-郑州配资网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