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月入6000元,平台每月都扣几百块税,现在终于不用扣了!”10月1日,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个税新规正式生效,外卖员、快递员等千万“小哥”群体迎来实实在在的税负减负。新规明确划定“红线”:月收入不满6250元的平台从业者,任何平台不得以“预缴税款”为由扣除薪资;叠加增值税减免和专项附加扣除,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“小哥”基本无需缴税,彻底解决了此前“辛苦钱被变相扣税”的烦恼。
一、6250元“免税线”怎么算?旧规缴税和新政差多少?
很多“小哥”好奇,6250元的“免税门槛”到底是怎么来的?其实这个数字不是凭空定的,而是基于新规对计税方式的优化——将过去“按次预缴、高税率扣税”的旧模式,改成了更贴合灵活就业收入特点的“累计预扣法”。
具体计算逻辑很清晰:平台从业者的劳务报酬,会先按收入的20%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(比如外卖员的油费、快递员的装备损耗),再减去每月5000元的个税基本减除费用(即“起征点”)。只有当“(月收入×80%)-5000元”结果大于0时,才需要预缴税款。反过来算,月收入×80% = 5000元时,对应的月收入刚好是6250元——这就是“月入不满6250元不扣税”的由来。
展开剩余75%对比旧规,减负效果一目了然。以北京外卖员李师傅为例,他每月收入7000元,旧规下按20%预扣率计算,每月要扣1120元税款;新政后,(7000×80%)-5000=600元,按3%税率仅需预缴18元,单月少扣1102元。
“以前以为扣税是‘规定’,现在才知道是旧方法不合理,新政相当于给我们涨了工资!” 李师傅说。
二、不止不扣个税:增值税全免,平台还不能乱收费
这次新政的利好不止于个税减免,还同步解决了“小哥”们的另一大顾虑——增值税负担。新规明确,平台从业者可享受“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”的优惠,也就是说,哪怕“小哥”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,只要单月总收入不超过10万元,就不用缴增值税,也不用再跑税务局申报。
更关键的是,新政给平台划定了“责任红线”。国家税务总局特别强调,平台必须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,不能把涉税成本转嫁给从业者,更不允许以“帮你报税”“代缴税费”为由额外收服务费。杭州快递员王师傅就遇到过类似问题:“以前平台每月扣税时,还会多收50元‘服务费’,说是什么‘报税手续费’。现在新规出来,平台明确说以后不会再收了,扣税也只按新规来。”
三、“小哥”最关心的3个问题,答案都在这
新政实施后,不少“小哥”还有实操层面的疑问,结合税务部门的解读,这些问题其实都有明确答案:
1. 月入过万要缴多少税?会不会比以前多?
肯定不会多。以月收入1.2万元的全职快递员为例,扣除20%成本费用后是9600元,再减去5000元起征点,应纳税所得额是4600元。按3%的税率计算,每月仅需预缴138元,全年缴税1656元。如果家里有老人要赡养、有孩子要上学,还能叠加专项附加扣除,实际缴税可能更少——比如每月再扣2000元赡养老人费用,全年缴税就只剩360元。
2. 在多个平台接单,税怎么算?会不会重复扣?
各平台只会对自己平台的收入单独预扣,不会重复扣税。比如“小哥”在A平台月入4000元、B平台月入3000元,两个平台都不满6250元,都不会扣税。到了次年3-6月,“小哥”可以通过个税APP做汇算清缴,把两个平台的收入合并计算,要是全年总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不足6万元,之前哪怕有平台扣过税,也能全额退回来。
3. 兼职“小哥”需要自己报税吗?会不会很麻烦?
完全不用自己跑流程。兼职“小哥”的收入,平台会自动按新规计算税款,没到6250元就不扣,到了就按标准预扣。次年汇算清缴时,打开个税APP跟着提示填信息就行,操作和上班族一样简单,不用额外跑税务局,也不用找专业人士帮忙。
四、新政不是“加税”,是给灵活就业者“松绑”
之前网上有传言说“10月起外卖员要缴税”,这其实是对新政的误解。税务专家解释,新政的核心不是“新增税负”,而是“规范征管、减轻负担”——过去很多平台用“按次预扣”的旧方法,导致收入不高的“小哥”也被多扣税,甚至出现“月入5000元还扣税”的情况;现在改成累计预扣法,就是让税负和收入真正匹配,该免的免、该缴的合理缴。
数据显示,我国平台灵活就业者中,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90%,这部分人正是新政的主要受益者。对“小哥”们来说,不用再担心“辛苦钱被多扣税”,就能更安心地工作;对平台来说,明确的缴税规则也能减少和从业者的纠纷。说到底,这既是对灵活就业者的精准关怀,也是让平台经济更规范、更健康发展的一步好棋。
随着越来越多“小哥”享受到新政红利,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政策出台。但就眼下而言,能让“小哥”们的每一分辛苦钱都落袋为安,就是最实在的民生温度。
缴个税后外卖骑手收入会变少吗
发布于:上海市联华证券-配资股票推荐-郑州配资网-线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